高三第一学期政治教学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2025年高三政治复习工作,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2025学年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依据《政治课程标准》以及《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同时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崭新动向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科学的规划、系统的组织、精心的指导,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政治素养根基。
二、学科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积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先把课本读“厚”,再把课本读“薄”。
2.转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加强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做为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和月清。
5.抓好三轮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做好真题演练和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25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届高三选政治学科的共有个班,共人。多数学生基础知识理解不够牢固,对于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还有待提高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与此同时,学生对于高三复习缺乏明确规划,故高三政治复习任务艰巨,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如何夯实基础知识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多鼓励、低起点、小步子、严要求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必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一)教学目标
1.完成选择性必修三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全面系统复习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练习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4.通过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帮助学生熟悉高考政治的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知识点复习
首先完成选择修必修三教材内容的讲授。因为选必三逻辑与思维部分与必修四有重合指出,并且依据学生情况,将采取倒序的方式进行一轮复习,先复习必修四部分,再依次完成统编教材各部分的知识点。
2.重点难点突破
针对高考政治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强化训练。
3.解题方法指导
介绍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复习策略与方法
在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我们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系统复习与针对性训练
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与策略在高三政治学科的学习中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系统复习与针对性训练,增进学生对政治学科核心概念与关键理论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本领,持续提升其学习能力。
1.具体的复习方法
(1)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制作知识卡片,便于随时记忆。
(2)定期回顾错题,总结错误原因,强化正确思路。
2.复习策略
(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日、每周的复习任务。
(2)根据高考考点的重要程度和自身的掌握情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
(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积极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为高考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教学研究
(1)坚持集体备课,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
(2)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教师要多做题,多参考资料,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2.精选试题
(1)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考后及时巩固。
(2)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 5 年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结合时政热点和各地政治试卷组织好材料教学。
3.解题方法与思路指导
(1)做好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总结,规范答题,注重方法引导。
(2)依据考试和练案,狠抓规范答题,提高应试技巧、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和解题能力、技巧,提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概括应用能力。
4.师生关系与分层施教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双向交流,以学识、能力和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科积极性,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实施分层施教,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实现整体目标和单科目标的双丰收。
5.履行工作安排
认真履行学校和年级的工作安排,优质高效,力争达到并超过高考预定目标。
(三)具体复习方式
1.知识梳理
(1)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要求学生对照教材目录,回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强化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2.专题复习
(1)针对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设置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和练习,如“经济生活中的宏观调控”“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等。
(2)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解题思路,拓宽思维视野。
3.题型训练
(1)按照高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选择题专项训练、主观题答题技巧训练等。
(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详细批改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和辅导。
4.模拟考试
(1)定期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熟悉考试节奏和氛围。
(2)对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5.个性化辅导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和学习建议。
6.时政热点结合
(1)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将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定期组织时政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思维能力。
六、复习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2025年9月]-[2026年3月]
按课程标准要求完善与建构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
①复习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必修四至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至选择性必修三)。
②进行章节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③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复习和总结,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第二阶段:[2026年4月]-[2026年5月]
按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加强知识联系与运用,完善综合能力结构,做到触类旁通。
①进行专题复习,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引导答题规范化,培育一定的解题思路
②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应试技巧、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和解题能力、技巧。提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概括应用能力。
3.第三阶段:[2026年5月底]-[2026年6月初]
按试卷结构与题型特点,加强与现实问题结合,活化思维与优化试卷模拟体验,做到有效回应试题。
①进行高考真题演练,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规律。
②进行考前冲刺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应试能力。
③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七、教学进度计划表
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
政治学科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时间段 |
教学内容 |
备注 |
|
1 |
9.2-9.8 |
开学考 |
新授课 |
|
选必三《逻辑思维》 |
|||
|
第5课正确运用判断 |
|||
|
第6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
|||
|
第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
|||
|
2 |
9.9-9.15 |
第8课把握辩证分合 |
|
|
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
|||
|
第10课推动认识发展 |
|||
|
第11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
|||
|
3 |
9.16-9.17 |
中秋节 |
中秋节 |
|
9.18-9.22 |
第12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
||
|
第13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
|||
|
选必三阶段检测 |
|||
|
4 |
9.23-9.30 |
必修四 |
一轮 |
|
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
|||
|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
|||
|
第3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
|||
|
5 |
10.1-10.7 |
国庆假期 |
国庆节 |
|
6 |
10.8-10.13 |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
|
|
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
|
第6课实现人生价值 |
|||
|
7 |
10.14-10.20 |
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
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
|
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
必修四阶段检测 |
|||
|
8 |
10.21-10.27 |
必修三 |
|
|
第1课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
|||
|
第2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
|
第3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
|
第4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
|
9 |
10.28-11.3 |
第5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
第6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
|
第7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
|
第8课法治中国建设 |
|||
|
第9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
|
必修三阶段检测 |
|||
|
10 |
11.4-11.10 |
期中复习·期中质量调查 |
期中 |
|
必修二 |
|||
|
第1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
|
第2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
11 |
11.11-11.17 |
第3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
|
|
第4课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
|
必修二阶段检测 |
|||
|
12 |
11.18-11.24 |
必修一 |
|
|
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
|
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
|
13 |
11.25-12.1 |
第3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
|
第4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
|
必修一阶段检测 |
|||
|
14 |
12.2-12.8 |
选择性必修一 |
|
|
第1课国体与政体 |
|||
|
第2课国家的结构形式 |
|||
|
第3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时代主题 |
|||
|
第4课中国的外交 |
|||
|
15 |
12.9-12.15 |
第5课经济全球化 |
|
|
第6课国际组织 |
|||
|
选择性必修一阶段检测 |
|||
|
16 |
12.16-12.22 |
选择性必修二 |
|
|
第1课人身权利与财产关系 |
|||
|
第2课诚信履约与侵权责任 |
|||
|
第3课家庭与婚姻 |
|||
|
第4课就业与创业 |
|||
|
17 |
12.23-12.29 |
第5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
|
|
第6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
|||
|
选择性必修一阶段检测 |
|||
|
18 |
12.30-1.1 |
元旦假期 |
元旦 |
|
1.2-1.5 |
选择性必修三 |
||
|
第1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
|||
|
第2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
|
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
|
第4单元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
|||
|
选择性必修三阶段检测 |
|||
|
19 |
1.6-1.12 |
开展一轮复习的收官检测 |
|
|
期末复习-期末考 |
期末 |
||
|
20 |
1.13-1.18 |
分析试卷-假前教育 |
|
|
1.19-2.16 |
春节放假(跨周) |
寒假 |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