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科背景
★2018年9月开始,进入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包括福建、广东、江苏、湖南、湖北、重庆、河北、辽宁8个省市。
★2021年开始,以上8个省市的新高考模式是实行“3+1+2”科目组合。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每位学生必考科目。
“1”是指学生必须从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
“2”是指学生必须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3+1+2”科目组合如下:
物理科目组合 | 历史科目组合 | ||
1 | 物理 化学 生物 | 7 | 历史 化学 生物 |
2 | 物理 化学 思想政治 | 8 | 历史 化学 思想政治 |
3 | 物理 化学 地理 | 9 | 历史 化学 地理 |
4 | 物理 生物 思想政治 | 10 | 历史 生物 思想政治 |
5 | 物理 生物 地理 | 11 | 历史 生物 地理 |
6 | 物理 思想政治 地理 | 12 |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
二、选科策略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一学生应如何选科?为什么要这样选科?几点简单思考,仅供看看而已。
1.确定1门首选科目。
每位学生应先从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科目,作为自己的首选科目。
无论你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你选择该门科目的理由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业成绩:要看自己该门科目的学业成绩是否胜于另一门科目的学业成绩。
如果你该门科目的学业成绩远胜于另一门科目,那一般就应先选择这门科目。
学业成绩至少要看3—4次主要考试的位次对比。即要先把物理、历史3—4次主要考试成绩的位次进行比较,然后再做决定自己应选哪门科目。(注意:不是看分数,而是看位次。)
(2)兴趣爱好:要看自己是否特别喜欢该门科目。
如果你特别喜欢该门科目,那一般就应先选择这门科目。(注意:不是指你自己特别喜欢该门科目的任课教师,而是指你自己特别喜欢该门科目。)
(3)职业倾向:要看自己的职业倾向,并正确处理好选科与大学专业、工作职业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一类大学专业或某一类工作职业,那你一般就要注意选择与之相关的科目。比如喜欢读理工农医等专业,那就要首选物理;如果喜欢读文史、艺术等专业,那就要首选历史了。再具体一点,你还可以上网查看大学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然后再做决定自己到底应选哪门科目。
(4)录取率:要看物理类和历史类的录取率情况。
大学是按物理类和历史类分别录取新生,可以参照近三年理科和文科的录取率情况,然后再预估今后物理类和历史类的录取率情况。从前几年看,理科的录取率往往高于文科。但物理类和历史类的录取率情况,要看2021年的录取结果才真正可知。
如果你能选择物理作为首选科目,说明你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当然,你选择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说明你是一个务实的学生,甚至是一个比自己选择物理类更为优秀的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我们取胜的一个重要前提。每位学生务必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来进行科目选择。
(5)竞争优势:要看自己在物理类和历史类的竞争优势对比。
预估自己在物理类和历史类中分别可能会考上哪一层次的大学,即985、211、双一流、名校等。
如果你选择历史类可能会考上985高校(“双一流”名校),而选择物理类只可能会考上211高校(“双一流”大学),那一般应选择历史类。依此类比。
2.确定2门再选科目。
每位学生应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科目,作为自己的再选科目。
无论你选择哪2门科目,你选择这2门科目的理由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业成绩:要看这2门科目的学业成绩是否胜于另2门。
如果这2门科目的学业成绩远胜于另2门科目,那一般就应先选择这2门科目。
学业成绩至少要看3—4次主要考试的位次对比。即要先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科目3—4次主要考试成绩的位次进行比较,然后再做决定自己应选哪2门科目。(注意:不能只看分数,而主要是看位次。再选科目成绩更应看位次。)
(2)兴趣爱好:要看自己是否特别喜欢这2门科目。
如果你特别喜欢这2门科目,那一般就应选择这2门科目。(注意:不是指你自己特别喜欢这2门科目的任课教师,而是指你自己特别喜欢这2门科目。)
(3)职业倾向:要看自己的职业倾向,并正确处理好选科与大学专业、工作职业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一类大学专业或某一类工作职业,那你一般就要注意选择与之相关的科目。比如喜欢读公安类、政治学类等专业,那你就要选择思想政治;如果喜欢读医学类等专业,那你就要选择化学或生物了。再具体一点,你还可以上网查看大学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然后再做决定自己到底应选哪2门科目。
(4)竞争优势:要看自己这2门再选科目在全省学生中的竞争优势。
再选科目不是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而是实行等级赋分,即先把全省所有考生(无论是选物理类还是选历史类)该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序后再按等比例原则转换得来的,全省最高100分,最低30分。
因此,不是优秀生选择哪2门科目你就跟着选择那2门,而是看你自己选择这2门科目能否比选另2门科目所获得的等级分在全省物理类或历史类中的贡献更大。
如果你选择这2门科目所获得的等级分,高于选择另2门科目所获得的等级分,那你的高考总分就会高于其他考生。这样,一般地你就应该选择这2门优势科目,从而使自己在高考录取中占据优势。
(5)其他因素:
在1门首选科目确定之后,2门再选科目的选择确实要慎重。
其一,选考科目的高考成绩与高一时的学业成绩关联程度不完全相同。
如:物理、化学可能关联度较大,即物理、化学高一时成绩不太好,通过努力高考成绩仍然可能提高不多(可能高一时就花了较多时间,到高三后劲不大);历史、思想政治可能关联度较小,即历史、思想政治高一成绩不太好,通过努力高考成绩可能会提高较多(可能高一时学习时间花不多,到高三后劲较大)。
从总体学习难度上看,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思想政治。但从总体上看,2018级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达到百分之五十多,选择历史科目的学生达到百分之四十多,甚至选择历史科目的学生快接近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思想政治科目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除江苏外),选择化学科目的学生约占一半(除江苏外),选择地理、生物科目的学生则可能超过百分之五、六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门科目,如果好生与中等生区分不出来(平均分过高或过低,可能都难以区分出好生与中等生),如果主观题答案的文字书写量偏大,那么,好生的科目选择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想考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学生(尤其是中等生),思想政治科目尤其要认真学习好。
其二,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同一学校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的定位可能差异较大。
一般地说,多数学霸再选科目的选择顺序可能依次为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并从中选择2门科目;多数中等生再选科目的选择顺序可能依次为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化学,并从中选择2门科目。
你是否发现这样的现象:哪些学生选择化学(可能多数是优生),哪些学生选择思想政治(可能优生较少),哪些学生选择地理、生物(可能优生较多)。如果一个学校是这样,那全省是不是都如此呢?那你是跟着学霸选择科目,还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目呢?读了一学期之后,你自己的优势科目是否还具有优势呢?如果劣势很明显,你又该如何重新调整优化呢?当然,办法总是有的。
总之,通过选科,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这就是选科的价值所在。
——————————————————————
出处:太阳政治
转载来源:高三政治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