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读本知识清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知识归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高中)

重点知识清单

第1讲 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实践结晶,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4.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二、正确认识新时代

1.内涵:

新时代是承前后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进入新时代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新时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3.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这个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主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支柱,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核心内容:“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时政拓展:“十个明确”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科学内涵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为“十个明确”。

新增了“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且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等表述整合到第十个“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中。

新增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述,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的重大论断融入其中。

新增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表述,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概括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简写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以详细表述,“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四个全面”内涵发生的变化及时加以反映。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新表述)

将“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为“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定位更加高远,责任更加重大。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全新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精神力量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涵盖面广、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党、怎样发展等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2讲  目标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正确认识:

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造福人民。

③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④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4.实现中国梦:

①认识层面: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变为现实。

②行动层面:

紧紧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把人生理想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①是什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为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③当前成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乘势面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④怎么办: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家。

三、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①原因: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要求:

A.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保持革命热情与拼命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决不骄傲、懈息、退缩,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

第3讲  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倾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13个显著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斗、共同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什么?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

3.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鲜明标志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特别注意】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四、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同时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善于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依法执政,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轨道。

2.发挥党总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完全一致的。

4.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第4讲  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一、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宗旨和使命决定的

①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汲取人民智慧,接受人民监督。

③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④党与人民风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后,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

二、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

1.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从思想和感情深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眼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着力推行利民惠民政策措施,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在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让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三、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1.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

2.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

(二)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①原因: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坚持群众路线,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②要求:坚持群众路线,要善于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善于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使作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民心民意,使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到党的全部工作和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第5讲 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发展理念

1.内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作用:

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

1.原因: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2.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从“有没有”“快不快”转向“好不好”“强不强”。

3.要求:

①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②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引导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地方流向效率高的地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要求:

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地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3.主要举措: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

1.内涵: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要求:

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3.认识: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国要从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逐步开辟和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2.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二)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样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多年来,我们结成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在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是总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大合唱。合唱的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4.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6.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1.原因

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

2.要求: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原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只有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才能够发展繁荣起来。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措施:

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6讲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指的是发展水平,“全面”指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三个全面”: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4.三大攻坚战:

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金融、地方债券、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都存在风险隐患,必须注重以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②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其要义在于精准,其具体内容就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③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意味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它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由此迈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小康不是终点!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过全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6.2035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

1.标志: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原因:

重要性: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必要性: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3.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目标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

方向:社会主义

立场:人民立场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②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提升贸易质量。

④实行高水平开放,其要旨就是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原因:

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们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2.措施: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守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3.意义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进过啊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四、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客观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

3.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制度问题,全方位扎牢制度的“笼子”。

4.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清楚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化解了党面临的严重政治风险,正本清源、拨正船头,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精神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定全面从严的政治自觉,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动全面从治党向深发展,以“赶考”的心态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第7讲 安邦定国: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维护国家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和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坚强保障。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安全的含义:

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具有系统思维和方法,做到“十个坚持”,正确处理“五对关系”,维护各个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深度思考】维护国安安全的措施

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二、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重点提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

3.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人才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军民融合发展(目标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逐步实现国家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议题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

重点提示】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强国必须强军成为民族走向复兴、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①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②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③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④实践证明,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2.“一国”与“两制”的关系

一个国家:中国是统一的国家,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前提和基础

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两种社会制度;从属和派生

重点提示】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由中央授予的。其主权和管治权都在中央。

3.解决台湾问题

①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统一进程;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③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特别注意】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分裂势力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第8讲  和平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当今世界正经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当今世界正经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对措施:

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2.和平发展道路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原因:

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与自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实践证明,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走得通。

【特别注意】这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外交辞令,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②表现:

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中国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决不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运筹好大国关系;发展好周边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国家关系;维护好多边关系。

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1.提出: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2.内涵:

“一带一路”是全球公共产品;经济合作倡议;开放包容进程;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3.基本原则:

共商、共建、共享

4.核心内容: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特别注意】“一带一路”不是军事同盟:

“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明,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不是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不是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

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

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边个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凝聚共识,一致行动。我国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发展,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特别注意】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步一步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3.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久繁荣、长治久安绘制蓝图;体现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

转载来源:

http://z3.2003y.net/117787/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2575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8368.html
1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