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上海。
二、【语数外】新高考Ⅰ卷省份(11个):
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
三、【语数外】新高考Ⅱ卷省份(11个):
重庆、海南、辽宁、黑龙江、吉林、贵州、广西、甘肃、云南、山西、新疆。
四、【语数外】全国甲卷省份(6个):
四川、西藏(语文为新课标Ⅱ卷)、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
五、【选考科】全国新课标卷(文综/理综)省份(4个):
河南、山西、云南、新疆。
六、【选考科】全国甲卷(文综/理综)省份(6个):
四川、陕西、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
七、【选考科】其他自主命题(单科)省份(18个)。
202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卷
(东北三省共用一套政治试卷)
2024年湖北卷
目前 湖北卷完整版已经发布,请点击链接查看和下载word文档:https://www.gaozhong360.com/41679.html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答案解析,附word文档下载)
四川卷38题考制造业,2问,(1)动因(4分),(2)政策如何引导制造业提质增效?(10分)
39题考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材料中某地经验,为“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繁荣”写发言要点。(12分)。
40题考新质生产力。(1)考系统优化。(2)考文化创新。(3)科学家精神
2024年全国甲卷新课标政治考查情况 选择题 |
|||
题号 |
情境 |
考点 |
核心素养考查 |
全国甲卷第23题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党的理论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论述 |
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和价值的主体 |
引导学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新课标卷第23题 |
地铁客流与票价之间的关系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间逻辑关系,正确使用假言判断和有效进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认识现实问题的系统性、条件性,提升学生正确使用假言判断和有效进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主观题
试卷类型 |
模块 |
情境素材 |
考点(主干知识) |
考查素养 |
全国甲卷第39题 |
政治与法治 |
素材源于我国西部某自治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建设"石榴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引导学生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
全国甲卷第40题 |
经济与哲学 |
以某市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案例创设情境,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 |
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系统优化等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立志献身科技强国事业,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引领,反映新质生产力同创新、科技、人 |
||||
才、教育的内在联系, |
||||
新课标卷第38题 |
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 |
让考生以市人大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就"终止经开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决定作出说明 |
人大的决定权 |
通过开放性设问,要求学生在理解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过程、要求和法律依据的基础上,以新角色新视角阐释行为原因,引导学生创新作答 |
新课标卷第39题 |
文化与逻辑与思维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选取大南坡村探索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创设情境 |
文化的功能、辩证思维的特征 |
将美育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
新课标卷第41题 |
政治与法治 |
以邻居之间的纠纷创设情境 |
相邻关系、权利行使界限、侵权责任等多个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权利行使有边界、损害他人利益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则意识,进而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
新课标(回忆版)全国新课标卷(文综/理综)省份(4个):河南、山西、云南、新疆。
2024年湖南卷
四川卷(回忆版)
38题考制造业,2问,(1)动因(4分),(2)政策如何引导制造业提质增效?(10分)
39题考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材料中某地经验,为“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繁荣”写发言要点。(12分)。
40题考新质生产力。(1)考系统优化。(2)考文化创新。(3)科学家精神
浙江6月
甘肃卷
【河北卷】(回忆版)
选择题较简单,主观题分析透彻得高分有难度。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论述河北发展康养产业......买卖合同与赠予合同外延关系。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考人民政协的作用。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
选必二《法律与生活》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
2024年福建卷
(考生回忆版,仅供参考):
17.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集镇实现蝶变的路径。(6分)
1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运营成功的原因。(8分)
19.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蔡某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法律依据,并指出当事人有哪些主要诉讼权利。(10分)
(2)运用矛盾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该合同的逻辑问题,并完善该合同条款。(8分)
20.(1)这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8分)
(2)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8分)
(3)从图3(大国担当、强国建设、理论创新、理论自信、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中选出最符合材料的2个关键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写一则简评。(4分)
主要考了:经济全球化、法律是合同、历史观、矛盾
哲学考了历史观,必修一是小作文,法律考合同和逻辑矛盾律一起考的
1.经济与社会,考的是跟乡村振兴有点像
2.经济全球化,考的是中国,就是题干在讲中国在法国建了一个港嘛,中法合作然后再对非洲什么什么的
3.有两个小题讲考的(1)法律法学那一本,考到了什么诉讼合同什么的,诉讼权利(2)D选 B3的逻辑的矛盾率讲,用矛盾率讲一下合同存在什么问题,再讲一下我们要完善这个合同,就这题其实有三个小问
最后一题分为三个小题
(1)开放题就是用必修1的知识
(2)历史观的问题
(3)要我们做的是法治国家,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大题考了逻辑的矛盾律、历史观,其他就是常规的。矛盾律那题是用矛盾律的逻辑知识找出合同条约的错误
甲向乙支付一百万购房款,首期支付 40w,剩下60 万由甲贷款支付、若甲在三十日内没有贷款支付,则视为甲违约,甲需承担10w的违约金请用矛盾律分析该合同的逻辑漏洞,并写出补充条款(8分)17.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集镇实现蝶变的路径。(6分)
1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运营成功的原因。(8 分)
19.(18 分)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蔡某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法律依据并指出当事人有哪些主要诉讼权利。(11分)
(2)运用矛盾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该合同的逻辑问题,并完善该合同条款。(7分)
20.(20 分)
(1)这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8分)(2)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8分)(3)从图3(大国担当、强国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创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中选出最符合材料的2个关键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写一则简评:好好向上高中政治商公众号(4 分)
2024年山东卷
2024山东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参考答案,附word文档下载)
今年政治主观题8道。
16题设置了企业、社区、居民这样三主体的一个情境,大概是社区将空闲的房子改成活动室,给企业用。
(1)运用超前思维方法,企业应这么做 (2)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17题是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结合
18题考察法律与生活,情境大概是企业与农民签合同用土地建设工厂
(1)合同是否有效
(2)工厂违规排污,农民土地减产,工厂承担什么责任
(3)工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是否支持
19题以很多英雄模范事迹为情境(樊锦诗、袁隆平等)
(1)考察价值观
(2) “真理之光照亮理想之光”,运用所学知识,写小论文
未考察新质生产力,也没单独设置文化的考题
政治考试已是过去时,其他科目大家好好复习!
如有不当,后台私信修改。
2024年海南卷
2024海南政治回忆版
17.有人认为,中国企业“不出海,就出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8.材料是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题干:运用政治有关知识,撰写一篇短评
19.运用文化交融与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交汇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发展的启示
20.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运用哲学有关知识,为海南省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21.结合材料,运用和平与发展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是如何克服各种障碍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2024年广东卷
2024广东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答案解析,附word文档下载)
江西卷
2024年江西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答案解析,附word文档下载)
2024年北京卷
2024北京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参考答案,附word文档下载)
广西卷(回忆版)
经济和国际:如何通过构建统一大市场助力低空经济
政治与法治:依法治国
哲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文化:壮瑶医药的发展提建议
法律:分析合同
哲学:创新思维方法
江苏卷回忆:
2024年江苏高考政治真题(完整版,含答案解析,附word文档下载)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强化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思想之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命题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加强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基。
1.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立足学科知识,结合重大时代主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试题,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文综全国甲卷第2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党的理论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论述为题材,要求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和价值的主体的道理,引导学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选取大南坡村探索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文化的功能、辩证思维的特征等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将美育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2.突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学生领会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文综全国甲卷第40题,以某市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案例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系统优化等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的能力。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引领,反映新质生产力同创新、科技、人才、教育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立志献身科技强国事业,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文综全国甲卷第39题素材源于我国西部某自治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建设“石榴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求学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提炼该州经验。试题呈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民族团结的当代主题与时代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4.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加强全社会法治教育,尤其要引导青年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新课标卷第41题,以邻居之间的纠纷创设情境,将相邻关系、权利行使界限、侵权责任等多个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权利行使有边界、损害他人利益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则意识,进而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聚焦思维品质提升
科学思维方法是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坚持内容改革方向,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提升思维品质。
1.加强试题开放性设计,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增强设问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文综新课标卷第38题,让考生以市人大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就“终止经开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决定作出说明。通过开放性设问,要求学生在理解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过程、要求和法律依据的基础上,以新角色新视角阐释行为原因,引导学生创新作答;文综全国甲卷第39题,要求学生围绕某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成功实践概括提炼经验。为与开放性任务匹配,该题设计分项分等评分量表,对作答提出内容和能力两个维度的要求,同时强调了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着眼于引导学生培育创新思维。
2.关注演绎推理过程,引导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加强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精神 ”的学科素养要求。文综新课标卷第23题,以地铁客流与票价之间的关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现实问题的系统性、条件性,考查学生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间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进而提升学生正确使用假言判断和有效进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强调思维整体性动态性特征,引导培养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能力是探索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以大南坡村探索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分析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在美学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用变化发展、矛盾运动的观点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官方评析】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权威评析
2024年广东高考思想政治卷持续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整体稳中有进,坚定政治站位,贯彻立德树人,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和考察方式,突出考察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助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具体如下:
第一,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学科政治导向、价值引领。
全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考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考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创新理论成果,体现德智体美劳的育人要求,注重夯实考生的思想根基,激发考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如第1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让考生领悟总书记在推进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指导意义。第5、8、17题引导考生感受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坚定制度自信。第11、12、16、20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等。
第二,贴近考生生活、探究时代之问。
整卷取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热点、焦点,引导考生观察时代、回应时代,如低空经济、个人养老金、党纪学习教育、夏季奥运会、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时政情境,为考生呈现时代新貌、展现国家发展成就,让考生与时代进程同频共振,如第8题创设学生参加社区意识的实践活动情境,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引导考生在学中做、在考中学。
第三,依标据本、推进教考衔接。
试题将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试题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发展素养,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关注社会,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打牢发展的根基上。如第3、4、6、7等题,注重学科双基的综合运用,第5题以个人养老金的缴费和投资为背景,考生需要获取和解读材料中多个信息,运用信息转化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四、优化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思维品质提升。
试题适当增加了选择性必修的题量和分值,使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占比更趋合理,试题推进开放性设计,第18题经济问答题设置半开放式的学科任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作出选择和论述,引导考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关注思维能力的考察、注重思辨性、突出科学思维的考察,引导考生培育提升思维品质,如哲学问答题以辨析题型考察,且不设定哲学的考察范围,这对考生准确解读观点的能力,以及哲学知识学习功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逻辑问答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分合思维方法,分析教学新形态的形成过程。总体而言,试题的整体导向符合国家进入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向。
权威 |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北京卷解析
紧扣时代脉搏
培育时代新人
2024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试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铸魂育人。试卷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试题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助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第1题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大主题,有机融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感受国家发展脉动,向历史致敬。第8题以“‘觉醒年代’研学行”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通过学习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指引方向,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第16题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引导学生明确,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我们需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19题展现了人民法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体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性,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1题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深入理解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
聚焦重大主题,反映时代发展
试题聚焦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主题,反映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变化,丰富考查内容,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心有中国情、胸怀大世界、放眼观天下,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第21题聚焦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第18题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展现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擘画,引导学生理解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价值,提升在新时代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近年来,“全球南方”概念的兴起凸显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为当前世界多极化带来的新变化。通过模拟情境,第20题考查学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上述新变化,理解中国的立场与原则。
坚持素养立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将正确价值观有机融入试题,聚焦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坚持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真实情境中的关键能力考查,强调各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科能力的互融互通,着眼于综合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试题启智润心,凸显政治学科德育功能,同时将美育、劳动教育等考查要求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第3题和第5题分别选取“雅称”和“长城”等经典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呈现中国人独有的审美和文化图景,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政治认同。第6题选取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课程的场景,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第7、12、13题分别选取“CPI采价”“水务市场”“家电回收”等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引导学生认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试卷任务设计注重综合性,依托复杂情境,凸显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第17题取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呈现了以法治力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考查学生的法治意识。第18题关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迁移和拓展中展现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关注北京发展,融入首都特色
试题立足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着眼于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多方位展示了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让学生在熟悉的身边事中感悟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现首都风采。
第4题以北京探索城市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话题,展现北京生态治理的成果。第5题选材于习近平总书记给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引导学生了解长城、保护长城,弘扬民族精神。第6题“你劳动的样子真美”,反映了北京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积极成果。第8题关注北京打造思政大课堂的创新探索,展现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第9题以“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为情境,展现了北京城市治理的图景。第18题关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呈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在进行时”,引导学生切身体会身边的美好生活,关心首都建设,增强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和主人翁意识。
试题评析
2024年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试题紧扣时代脉搏,结合重大主题,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试题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筑牢思想之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夯实学生思想根基;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强化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五育”并举,深入挖掘试题素材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聚焦铸魂育人,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和担当意识
第1题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现代化新征程。第18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背景,引导学生从政策、产业、区域做法等角度思考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挺膺担当。第20题以“全球南方”为话题,引导学生站在“两个大局”的时代高点,认识到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人类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第21题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为切入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2.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坚持“五育”融合,将美育、劳动教育等考查要求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第3题选取“雅称”等经典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呈现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第6题以学生参与劳动课程为情境,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3.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9题展现了人民法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体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理解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紧扣时代脉搏,展现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试题聚焦首都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首都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关注首都发展和身边变化,增进对自己生活城市的了解和热爱,鼓励青年学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新时代伟大事业。
1.打造实践课堂,展现“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第8题依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的研学活动,思考研学行的意义,使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事业的故事,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凸显首都气象,增强新时代建设首都的使命感
第5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为情境,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试题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引发青年学生共鸣,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主人翁意识,守护巍巍长城,留住历史根脉,让这份穿越千年的宝贵遗产,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第18题第(2)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区动态”为情境,展现北京依据自身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加快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成就,要求学生就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议,教育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新时代首都建设和发展,在首都发展新气象中有新作为,担当时代使命和责任。
3.贴近身边生活,注重北京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4题以北京湿地公园微地形改造为话题,展现千年古都新风貌,探究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教育引导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9题以《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为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的“五个友好”: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传递宜居和谐之音。试题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落实“五个友好”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坚持素养立意,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素养立意,紧扣时代发展,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1.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第2题以基层减负“留言板”为话题,引导学生感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第6题展现首都开展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之美,深刻理解“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2.注重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4题以认识区域国别学这一交叉学科为情境,理解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融合。第21题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深入理解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要求,强调各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科能力的互融互通,深刻理解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引导学生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3.关注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培养
第10题以居民日常生活楼道堆放杂物为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权利行使有边界、损害他人权益应担责的规则意识。第17题创设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问题情境,以法治呵护未成年人成长,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第19题以三个法律案件为情境,感受人民法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既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又引导学生认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统一。
提升思维品质,促进教考衔接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关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的考查,引导教学关注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实现教考良性互动。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融通知识与生活,提升辩证思维
试题从命题情境的整体性出发,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提升辩证思维。第16题以“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为话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翻译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也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第21题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将为人民谋幸福、坚持科学方式方法等多重要素融入试题,引导学生整体性、动态性地认识问题。
2.采取开放性设问方式,鼓励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第20、21题,都以开放性设问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空间,增强思维的思辨性和深刻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3.强化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考查,提升逻辑思维
试题强化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提升逻辑思维,体现科学精神素养要求。第5题以“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创设情境,考查概念的基本特征等逻辑思维内容。第6题创设“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情境,把对复合判断的考查融入现实生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育科学精神。第7题选取“CPI采价”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推理的类型对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第18题第(1)问聚焦新质生产力,设置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任务,引导学生提取情境信息、调动推理知识、归纳演绎分析、达成学以致用。
点评专家:
北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张志忠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任兴来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巍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李子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刘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