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校本课程——趣味哲学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

课程目的:

由于学习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学生与外界新生事物接触的机会较少,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渠道,知识面比较狭窄,社会实践少,阅历不够丰富,实践经验较贫乏,就哲学这门课来说,高中是第一次接触,同学们涉及的资料较少,且那些哲理比较晦涩难懂。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哲学学科的兴趣,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哲学功底,特意开设了一门有关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趣味哲学。

课程特点:

这门校本课程以一个“趣”字为线索,贯穿于这个课程之中,这个“趣味”融哲人天趣、哲学奇趣、哲理谐趣、哲思妙趣四趣为一体,相互渗透,使一门高深莫测、铭言晦涩并且枯燥无味的哲学学问趣味化,把艰深的术语和过分专业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典故、寓言、诗词、故事等形式使其通俗易懂化,就像《庄子》一样。

历来的读书人,没有不喜欢《庄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哲学浅显,而是因为庄子的哲学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佛理,有不少是用寓言来说明的,使人们对一个故事有所感悟。哲学也类似,虽不能如《庄子》那样妙趣横生,但也不能准备板着面孔给学生讲原理。

所以,本课程将突破往昔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主要通过一些寓言、故事趣闻的形式,希望能使同学们对哲学的趣味有所领略,能提高同学们对哲学的兴趣,加深和巩固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以致用。

适合对象:

高中阶段各个年级。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选这门课有利于为哲学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高二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开阔他们在哲学的知识面,促进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进度:

一、“愚人吃盐”和“笨人吃饼” ;二、“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

——第1课时

三、一根鱼杆和一篓鱼;四、阿凡提的故事 ;

——第2课时

五、自己的观音;六、蜘蛛丝

——第3课时

七、信念;八、凶宅的秘密 ;

——第4课时

九、谁耍谁;十、慧能和尚与“本来无一物” ;

——第5课时

十一、错死了人?抄错了文?; 十二、“哭婆”变“笑婆”的故事

——第6课时

十三、两只老虎 ;十四、青蛙的愿望 ;

——第7课时

十五、人的悲哀;总结;

——第8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10字教学法,即读书——议论——讲解——练习——总结,这个教学模式的提出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神。

  1. 读书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在阅读前先给学生提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让学生来了解和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1. 议论

学生通过阅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程度,为老师接下来的讲解提供参考。

  1. 讲解

  针对学生在读书时或者在议论时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通过典故、寓言、趣闻轶事的形式来阐述其中的哲理,在获得理趣之余又能享受情趣之乐,使学生找到获得知识的背景意向、途径和方法。若有不同看法者,允许反驳,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1. 练习

  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发展知识,主要通过口头提问和书面练习来体现,课后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去组织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每个专题之后,还会举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这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的讨论中吸取知识,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5.总结

  总结这节课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帮同学们疏清脉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评价方式:

进行一个学期的总体评价,通过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上的积极性高低,完成做业的质量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综合参考。

考试形式:

主要是在期末的时候进行,采取开卷的形式,结合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以小论文的形式(1000字左右)以“挖掘生活中的小哲学”为题材,写一篇发生在自己身上活周围的事,揭示其中的生活哲理。考试成绩并不作为期末成绩,只是作为评价方式中其中一个参考方面,最终成绩将是一个总体评价的结果。

 

前言

一、“愚人吃盐”和“笨人吃饼”

二、“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三、一根鱼杆和一篓鱼

四、阿凡提的故事

五、自己的观音

六、蜘蛛丝

七、信念

八、凶宅的秘密

九、谁耍谁

十、慧能和尚与“本来无一物”

十一、错死了人?抄错了文?

十二、“哭婆”变“笑婆”的故事

十三、两只老虎

十四、青蛙的愿望

十五、人的悲哀

 

前言

     在许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高深而又枯燥的学问。究其原因,大概与哲学著作过分专业的表达方式有关,原汁原味的生活就这样被过滤掉了。

哲学是智慧之学,离不开人的灵性,离不开人的自觉。古人说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不能把智慧传给另一个人,一本书也不能。

这本小书当然不可能像《庄子》那样妙趣横生,但也不准备板着面孔给人上课。书中写了不少寓言、故事、趣闻,读者随手翻阅之余,也许对哲学的趣味有所领略,从而对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惊奇、多一份关爱。

一、“愚人吃盐”和“笨人吃饼”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象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在这里“愚人吃盐”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不懂得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笨人吃饼”不懂得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他吃饼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的作用。】

二、“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上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一粒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掉一根头发不会变成秃顶,然而头发掉到一程度甚至形成光头。】

三、一根鱼杆和一篓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杆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杆,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杆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杆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鱼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一个人只顾眼前现实利益,得到的将是暂时的欢乐;一个人有远大理想,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之人。】

四、阿凡提的故事

有一天,阿訇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的家,想刁难阿凡提让他出一回丑。

阿訇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您有非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色。您能办到吗?

阿凡提冷静地思考片刻,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在谈到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高贵的阿訇,神明的真主告诉我,请您在一个星期的这一天前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六;既不是礼拜日,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的任何一天。” 阿凡提以他的机智,使阿訇灰溜溜地走了,并损失了一匹白布。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颜色”和“星期”都是矛盾的共性,它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即存在于具体的红、蓝、绿、黄、紫、黑、橙等色和星期一至礼拜日的这一共性之中。】

五、自己的观音

一名虔诚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人在拜,那个人长的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到。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答到:“你可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能一遇到难事就去求人、求观音,而应该象观音那样先求“自己的观音”。】

六、蜘蛛丝

有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于是他开始忏悔,对自己以往的种种恶行痛悔不已,如有来世,定当改过自新。

他的诚心善意终于打动了上帝,上帝往地狱中垂下一根蜘蛛丝,让他抓住爬上来。这个人大喜过望,立刻抓住往上爬。其他恶鬼见状,也纷纷跟着他往上爬,一个接着一个,恨不得能马上离开这地方。这个恶人起初想,我要改过向善了,让他们同我一起新生也无妨。

但抓住蜘蛛丝的恶鬼们越来越多,蜘蛛丝不断晃晃悠悠,马上就要断了似的。恶人终于急了,他抬起脚,恶狠狠地向下边踹了下去,就是这一念之恶,蜘蛛丝立刻就从他头顶上断开了,这一恶鬼又重新回到地狱之中。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的方面转化。当然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虚幻的、任意的。要想实现由恶转向善,必须善于分析导致恶的原因,吸取教训,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

七、信念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伺者不顺眼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却既不喝酒也未嗜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养了3个可爱的孩子,还担任一家大企业的经理。

在一次私下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两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在外部条件中,既有对个人成长有利的因素,也有对个人成长不力的因素,对不利因素,要尽量抵制,削弱其不利影响。】

八、凶宅的秘密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之为“凶宅”。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的发生。

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后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村子里的人对“凶宅”的认识是风水不好,其做法则是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的发生;而工作组的同志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终于真相大白。

这个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终生受益。 】

九、谁耍谁

星期天,妈妈带着明明去动物园看猴子。妈妈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 ,一只老猴子飞起一跳接住糖块,然后剥开来吃。妈妈又拿出一切从严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

明明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不是一样吗?”妈妈说:“孩子,妈妈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猴子跳得多好看!这叫‘人耍猴’。”

这边,小猴子也问猴子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跳那么高去接呀?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是一样吗?”猴子妈妈说:“孩子,如果妈妈不跳起来逗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吗?这叫‘猴耍人’。”

究竟谁耍谁?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解释。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立场不同是造成人们意识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评价也就不同。为此,人们要正确认识和评论客观事物,首先就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十、慧能和尚与“本来无一物”

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要选择继承人,特命每个弟子作一首诗,以考察对佛家教义的理解。开始时,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笔。只有神秀思考数日之后,写下这样四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诗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的传说为据,表示要使自己象菩提树、明镜台那样洁净,一尘不染。当时有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后,很不满意,于是在旁边又写了四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位和尚认为他这个人根本就不是“物”,也无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广而言之,世界上“本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也无什么尘埃,亦无所谓污染。

弘忍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掌握得好,于是决定把衣钵传给他,他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

 

【辩证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论你看见没看见,或承认不承认,它都铁一般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慧能和尚否认物质的存在,认为“万事皆空”、“四大皆空”而只有佛家信念的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十一、错死了人?抄错了文?

魏代邯郸淳的《笑林》有这样一则笑话:“东家丧妻母,住祭,托馆师撰文,乃按古本误抄祭妻父者与之。识者看出,主人大怪馆师。馆师曰:‘古本上是刊定的,如何会错?只怕是他家错死了人。’”

那么,究竟是“他家错死了人?”还是书本上刊定的祭文有错误呢?显然两者都不错,错就错在书本上刊定的条文款式男女有别,有的用以吊唁男的,有的用以吊唁女的!而这个代书祭文的馆师不问死者是男是女,照着它秒一篇完事。在他看来,“古书上是刊定的,如何会错?”不是我馆师抄错了文,而是他家“错死了人”!

【这则笑话的“醒人”之处,就是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书本理论和客观实际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论的真谛和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对待书本知识的正确态度。

与之相对的形而上学,则割裂理论与实际的关系,要么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要么夸大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这则笑话里,表现为“唯书”是从,把书本知识看作是“万灵仙丹”,似乎只要得到了它,就可以不费吹友之力而包治百病,这是现实中的教条主义。 】

十二、“哭婆”变“笑婆”的故事

禅海珍言中有这样的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绰号“哭婆”的老太太。她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天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鞋的,小的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我女儿的鞋一定没人去买。我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去想大女儿的鞋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想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末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一些人生活的内容差不多,可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大不一样。有的乐观,整日笑呵呵的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有的悲观,整天愁凄凄的,内心充满抑郁与烦恼。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观察生活的解度不同。

对此,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肖伯纳说,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太好了,还有半瓶。”他看到的是半瓶酒,这个人便是乐观主义者。有人叹道:“糟糕!只剩下一半了”。他看到的是半空,这个人便是悲观主义者。同是半瓶酒,只是观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这足以说明观察生活的角度是多么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人们的利益不同、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心境是一种由客观而导致主观的感受,虽说它离不开一定客观条件,诸如工作、际遇、交流、环境及个人对物质生活状况等,但主观的能动性常常对心境起主导作用,并且往往能够改变对客观的感受。“哭婆”因“顿悟”而心境变了,便变成“笑婆”。】

十三、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 一只在笼子里 , 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 ,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 , 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 ,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 :" 咱们换一换。 " 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 , 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 , 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 , 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 ; 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 , 它不再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

但不久 , 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 , 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 ,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 ; 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 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这个故事包含了以下哲理 :

  1. 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份自己 , 能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 , 彻底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 ,自己的行为和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对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 就能较好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故事中老虎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 只是羡慕对方生活的自由和环境的舒适 ,当真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 ,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 时间久了 , 它们却无法适应 ,只能双双死去。因此 , 我们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正确估量自己和对待自己 , 否则就要步老虎的后尘。

  1.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 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 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 主观和客观相脱节。可见 , 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从主观因素讲 , 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 , 能否主观符合客观。

故事中的老虎 , 生活在笼子里和生活在大自然都是客观实际 ,各有自己的生活习性 , 如果违背各自的生活方式 ,突然从自然界走进笼子和从笼子中走出来 , 都违背了原来的生活习费 ,它们的这种意识活动是错误的 , 从而指导着错误的行动 , 最后导致两只老虎都死去。因此 ,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使主观符合客观。】

十四、青蛙的愿望

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 , 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 , 四条腿用力,一蹦 一跳的。看那些人 ,两条腿直立行走 , 又高级又潇洒 , 要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啊 !

青蛙不停地到河边寺届中去拜佛许愿 ,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青蛙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灵 , 青蛙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地站了起来 , 迈开两条长腿 ( 原先的后退 ), 大步流星走起来 , 可是它莫名其妙地离河边越来越远 , 怎么也由不到河边去了 ,也无法再捕捉到食物 ,饥渴难当的青蛙终于死掉了。

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 ,它的眼睛却只能望见后面 ,腿往前走 ,眼往后看 ,这样的怪物自然无法生存。

【这个故事包含以下哲理 :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故事中的青蛙违背了客观实际 , 即 " 必须四条腿用力 ,一蹦一跳 " 地走路。产生了错误的思想意识 , 即 " 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 " 走路 ,并用于指导实践。其结果只能是 " 怎么也回不到河边 ,也无法捕捉食物 ,饥渴难当 ,终于死去 " 。

  1. 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 , 就是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 , 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 , 就能较好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贡献 ; 反之 , 如果失去了自知之明 ,不能正确地估量自己 , 好高务远 , 追求不切实际的空想 ,只能步青蛙的后尘。】

十五、人的悲哀

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样一幕悲剧 : 天山脚下小村庄的一匹漂亮母马 ,失去了矫健的配偶 ,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 ,形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失望于一匹匹公马后 ,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 ,一匹强壮膘悍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白马。

但牧民们非常清楚 , 马不近亲交欢 ,鞭打也不行。于是他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 , 怀着畸形的心态 ,将雄健的公马拉到美丽的母马旁。

人们如愿以偿。事后 , 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 , 于是在百米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 , 仰天长啸 ; 母马也认出了白马 ,顿时扬起了前蹄 , 几乎将身体竖起 ,爆发悲鸣。

牧民们猛然惊醒 , 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白马拼死挣脱缰绳 ,向远处的崖边跑 去 ,纵身一跳 ; 而此时母马也脱缰向相反的方向跑去 , 面对万丈深渊 ,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辩证法告诉我们 :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规律还表现出不可抗拒性。当人们没有违背规律时 , 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 , 受到惩罚的时候 ,就会明显感觉到它的存在。

故事中 " 马不近亲交欢 " 是客观规律 , 而人的悲哀就在于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 ,怀着畸形的心理 , 夹裹着人的谋略与私欲 ,偏要试一试 ,其结果不言而喻。

因此 ,我们不论办什么事情 ,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否则就会出事 ,出大事。】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34422.html
0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