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教学改进建议
——以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为例
作者:李勤
摘要: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的教学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准确理解国家设置选择性必修模块的目的,把价值引领作为教学最本质的任务,把控好教学难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选择性必修模块的教学要与必修模块教学真正协同起来,更好地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课程 教学改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安排了三个模块的选择性必修课程。除《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内容与旧版《国家与国际组织》教材内容有较多重合外,《法律与生活》和《逻辑与思维》的内容大多是新增的。因为对课程设置意图把握不准、对教材内容整体把握不够、对考试评价方式不太熟悉等诸多因素,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知道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辛苦。如何破解当下选择性必修模块教学困境?本文以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为例,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讲,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在2020年普通高中统编三科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开幕式讲话中强调,要深刻认识使用统编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战略定位,落实育人本位,切实把统编三科教材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学准、学懂、学透。 课程标准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要科学领会教材编写意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新课标指出,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延展”,“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2019年8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张异宾教授指出:“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材主编金海军教授指出,“这门课程以及相应的教材编写工作,就是向青少年介绍在生活中的主要法律制度,倡导自觉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法律与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肩负以下双重使命:它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目标;它要落实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任务。”《逻辑与思维》教材主编王习胜教授指出,“开设‘逻辑与思维’,并不只是为中学生增加一门培养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技能的课程,而是承载着提升思维素养和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等多维教育使命。”“《逻辑与思维》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要求,旨在引导中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以科学精神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综上,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设置选择性必修模块,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不是简单增加教学内容,更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与其他模块协同发挥作用,更好地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价值观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新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规定,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最本质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个体价值观中,并实现对个体价值观的定向引领,教育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增强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是非判断能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以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为例,教材以《民法典》为主线,讲述民事权利与义务、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法律作为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事实是客观的‘硬’事实,它一般可以证实或证伪经验定律或命题。人文科学中的事实是主观的‘软’事实,一种见解无法用它证实或证伪,各人各派的学说很难取得一致或共识;事实在这里不具有‘判决性’的意义,相反地站在不同的立场、抱有不同的观点,对事实的理解往往不同,而且事实或资料处于不断的理解或重构的过程。社会科学的事实或资料有‘软’有‘硬’,或者兼而有之。”法律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表达着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于统治阶级主体需要、目的的效用性,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确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规范的行为模式和正确的行为选择的政治功能,反映的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因而价值是法治的灵魂,很多法律问题如果单纯从理论上探讨会无休止,而放在价值判断上就有了明确答案。因此,《法律与生活》的教学不应是一种基于简单事实判断的科学教育,而应该是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作为手段,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作为首要目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当今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法治建设的目标愿景、道德准则和价值引领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全覆盖,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运用法治手段推动全社会守住道德底线,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为弘扬主流价值创造良好法治保障。因此,在《法律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不能简单停留在法律常识字面含义的教学上,要下大气力去梳理法律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清教材法律知识背后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在学生心中埋下道德的种子,教育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成长为不违法的人,更要努力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法律与生活》教材中有不少法律方面的专业词汇,也涉及不少法律条文,教材语言与其他模块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阅读和理解这本教材的困难的确不小。不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法律条文,恶补法律专业知识,找来司法考试的试题反复琢磨,《民法典》更是不离手。经过反复钻研之后,不少教师又觉得教材内容过于宽泛,没有能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说透彻讲明白。因此,上课时又给学生补充了大量教材之外的法律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把司法考试的试题引入了课堂,或作为作业布置给了学生。《法律与生活》课上成了法学专业课,教师喊累,学生喊难,叫苦声一片。 《法律与生活》上成法学专业课显然是不必要也不应该的。“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一门选择性必修课,《法律与生活》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法律常识,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其法治意识。”新课标明确《法律与生活》的内容要求是12条30个小点,其中“了解”“识别”“明确”“熟悉(知)”“列举”“简述”“概述”等较低要求的有15个小点,占了整个内容要求的一半;涉及“理解”“懂得”“解释”“阐释”“解析”“说明”等较高要求的共11个小点;另外“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培育家庭责任意识”“评述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树立证据意识”等4个点,侧重于对学生的价值观要求,一般放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作为单元学习的落脚点。因此,《法律与生活》教学要求应主要定位在学生对民法常识的一般性了解和学习上,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形成敬畏法律、遵守法律、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的内在品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按照法学专业的要求在法律概念深度理解、法条准确运用上花大气力,而是要对照新课标要求,在落实法律常识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在四个较高能力点上多动脑筋,通过活动型教学,让法治意识真正内化为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转变成行动自觉。如果在民法法条上无限铺开和深究,我们的教学就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可能会偏离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而言,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方式方法上要特别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加强跨模块融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展,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注意与学生已学模块之间的融合。新课标规定,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的学业要求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更加全面地认识公民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更为具体地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责任,以及与创业和就业相关的法律制度;更为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懂得调解、仲裁、诉讼等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提高主动学法的意愿、自觉用法的能力。”“三个更”和一个“进一步”的要求,说明本模块的教学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模块的教学,而是在学习了其他模块基础上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巩固和提升。在本模块教学过程中,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经济与社会》中的市场规则意识、《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哲学与文化》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以及选修课程2《法官与律师》等法治相关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开展跨模块教学,真正把《法律与生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清楚,把隐藏在民法法条之中的思想内核、精神实质、价值导向揭示清楚,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把法治课上成融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于一体的有理论深度与厚度的课程。
二是要坚持与生活的融合。新课标给出的《法律与生活》的7条“教学提示”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了建议,有结合“自己或家人”“校园”“小区”“邻里之间”相关生活的,有“模拟”商业活动、就业创业、纠纷等争议解决活动的。新课标的“教学提示”不断地提示教师,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教材解析上,而要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上下功夫,积极寻求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适时添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素材,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创设好情境,尝试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逻辑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思辨、互动,并在民主、平等、和谐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在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提炼学科知识,建构学科逻辑。比如,在“尊重知识产权”这个框题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读教材、获得相关知识储备基础上,课外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侵犯了知识产权的现象,筛选出较经典的、学生存疑性较高的案例,课堂上以学生思想认识的疑点、难点作为教学的突破点,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观点辩论等,引导学生在观念交流和碰撞中,超出经验常识层面,澄清错误观念,形成依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三是要转变教和学的方式。要坚持学为中心,突出学生“学”的设计。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先学基础上,学生自学能懂、互学能会的,教师搭平台、指方法,让学生自主学。《法律与生活》中有大量的法律常识性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可通过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完善知识结构图、适当读记加以解决。要突出思政课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性质,善用议题式教学,用主题情境下的学科任务联结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关系中思考,在真实情境中探究。新课标中关于选择性必修和必修的“教学提示”在表达方式上有显著不同,必修模块都有“议题”设计,选择性必修模块没有相应的设计,但并不是说选择性必修就不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如“如何依法维护物权”“如何妥善处理邻里关系”“维护婚姻家庭靠法还是靠情”“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等等,通过议学活动架设知行转化的桥梁,提升学生法治意识。要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依据课标要求分解育人目标,整合知识与经验、生活与学科、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结构化重组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学习。每个项目聚焦一个德育主题或针对某一问题,用一个主情境联结国家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行实际,用精准的问题击中学生的学习或思想认识的困惑,寓价值观引导于问题解决之中,逆向设计学科任务链,形成“学—教—评”融合的项目学习方案。要善用大思政课,如邀请法律工作者参与备课、上课,把民法相关的公众号推介给学生学习,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模拟调解、模拟法庭、模拟招聘、模拟维权等等,把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教学,把丰富的社会资源融入教学,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打开思政课的视野,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大天地,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去认识时代、认识社会,在分析解决鲜活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个体与时代和社会命运关联的认识,主动与时代同频共振、担当有为。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高中思想政治简实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B-b/2020/02/78)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作者:
李勤,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11期。
————————————
转载自:思想政治课教学
https://mp.weixin.qq.com/s/GHtLwUJg-zbwzczj1CG8bw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
https://www.gaozhong360.com/3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