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022新高考考这7本教材】2022年高考政治科目命题考查重点公布

2022年高考各科命题考查重点公布(本文精选政治部分)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免费查看和下载海量资料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在其中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部分提出高考命题要求和强基计划实施要求,对2022届高考备考释放出最新信号,很是值得关注。

一、2022年高考命题方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正式发布由各个学科秘书主持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各科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考试组织管理水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切实做好考试防疫工作。强化考试安全保密管理,严密防范考试舞弊。

二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招生倾斜力度,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三是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教学、评价、考试、招生各环节有机衔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深入实施强基计划,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完善职业院校分类考试,着力选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进一步加强招生录取规范管理。完善招生信息公开,严格招生录取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五是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宣传服务。深入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强化治安、交通、卫生防疫等综合保障。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考成绩、高校录取分数线等发布工作,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等行为。

 

1.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2.深入实施强基计划

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近年强基计划实施情况,坚持试点定位,着力选拔真正对基础研究感兴趣、有培养潜质的学生。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办法,优化工作程序,合理安排高校考核的时间,完善考核内容和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演绎等思辨能力以及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等。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畅通本硕博衔接培养通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高考命题指导方向看,“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注重情境化试题设计,增强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灵活性”。这些都是新高考命题的风向标。

在今后的高考题中,将很难看到以前重复的题目,靠刷题备考的模式很可能风光不再。更多地出现开放性的试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灵活性、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考试的难度,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将会被高考分辨出来

 

二、2022年新高考考察重点梳理

考向1: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考向2: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考向3: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考向4: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

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

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考向52022年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

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

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重点提示:在2022复习备考过程中,大家一定要避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要求与具体试题机械绑定。比如,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应该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实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具体如下:

1.日常生活情境内容融入到高考试题中。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

2.命题选材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关联教材知识)。区分题多从探究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出题。

3.高考是最大的政治:命题必须反映国家意志,弘扬时代精神。

学过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点都可能被考到。同一考点高考可以变换角度与变换题型再考。

4.以生考熟。陌生中考熟悉.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的题目,老师也没讲过题目,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三、2022新高考命题的原则

一、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

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要求考生:懂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应用。

二、弘扬时代精神

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三、学过的知识点都可能被考到

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地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四、同一考点变化考

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五、多从探究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出题

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六、考察思维,解题容易

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七、思维穿透力考察考生

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八、课外和课堂结合考察

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新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九、考查知识的应用性

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十、以生考熟

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中学联盟平台提示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四、政治学科的考查重点

政治学科考向1: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以下6个方面。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素养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素养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素养包括:坚持科学思维方法,实事求是,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全面认识、理性对待并正确处理现实问题。思想路线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所遵循的最根本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
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素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据客观条件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素养包括:在社会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素养包括: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考向2 :高考政治具体考查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个必修模块,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必背知识:核心概念、主要原理、基本理论观点、重要论断等。

考向3:高考政治的所有命题情境素材来源于广阔的、纷繁复杂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现象、事件、问题及论述、报告、政策措施等。

考向4:高考政治的所有试题的命题情境可根据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简单情境是指表现内容不复杂、呈现形式比较单一、测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境,一般用于选择题 ;一般情境是指表现内容或呈现形式较简单但情境复杂、测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境,一般用于需要补充性、注释性场景设计的试题;复杂情境是指反映的内容层次较多、呈现的形式比较多元、具有测试目标的综合性、需要深入解读的情境,一般用于材料性非选择题。

考向5:高考政治主要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等维度的能力辨识与判断能力得分要点:辨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判断其性质,概括其特点,并与学科的理论和观点相印证。分析与综合能力得分要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综合形成整体性认识。推理与论证能力包含推理、论证2个能力分项。得分要点: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要点: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得出正确结论,避免推理错误;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恰当的论据, 对观点、论断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和阐释。
探究与建构能力得分要点:得分要点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能力、方法研究问题,提炼和形成具有新意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可行的思路、对策和方法,具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与评价能力得分要点: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进行独立思考,批驳错误观点,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评价。

 

五、考生如何应对日渐灵活的新高考命题

1.拓展宽度,挖掘深度

新高考试题日趋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考题中。

比如说,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这个点,考察的学科就有高考语文作文,物理等学科的考题。

又比如,疫情在生物中考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呈流涕、不适等感冒症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下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

小编提示大家应在平时多看新闻,在做试卷把常见的和生活相关的题目整理起来。

2.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设置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2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显示是不太现实的,在以后的各种模拟考以及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

建议考生改变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学会举一反三,平时多注意思考,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免费查看和下载海量资料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9355.html
2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