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与法治》模块考试诊断中,经常考查国家机关。如以下试题:
1.(深圳)南四湖水域泽及鲁苏豫皖四省,曾多年因多重污染交织,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最高人民检察院“顶格”立案,助力地方政府携手治理,打响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公益诉讼治污攻坚战,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本案中,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 )
①是法律监督机关独立执法的表现
②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援助
③是司法行政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表现
④能解决地方政府想管但不能管的难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山东)某市积极探索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机制;健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选培管理机制,加强对审判机关的监督,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这做法有助于( )
①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
②实现执法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衡和监督
③形成以纪检监察为核心的司法执法机制
④加强群众监督,促进依法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采用主体法是情境信息概括和辨别题肢选项很有效的一个方法。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国家机关”这一情境主体。
一、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二、行政机关:——政府。
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共26个,除了各部委,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经济与社会》里常见,这个要注意)和审计署。同时注意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属于国务院组成部分。(文末有阐述,记得看。)
2.地方各级政府。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选必二《法律与生活》行政诉讼里可以适当积累)
(1)行政公署(省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如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2)区公所(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如张家口市涿鹿县赵家蓬区公所、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奎依巴格区公所 。
(3)街道办事处(不设区的市或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政治与法治》里要注意)
三、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和地方各级监察委。(监察部和国家预防腐败局已并入国家监察委)。
四、司法机关:广义上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公检法司安”机关。“公”指公安机关,“检”指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法”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司”指司法行政机关,“安”指国家安全机关。狭义上指专门行使司法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
2.人民检察院:是行使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
五、特别说明:
1.公安机关: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公安行政管理机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国家的侦查机关,具有司法机关的属性。
选必2《法律与生活》相关链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公诉案件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
2.国家安全机关:具有国家公安机关的性质。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如: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等)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国务院设国家安全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国家安全厅(局),其他地方可根据需要设置国家安全机构或者人员。
3.司法行政机关: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行使司法方面的行政管理权,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承担辅助国家司法职能实施(如刑罚执行)的行政管理任务,具有司法机关的属性。国务院设司法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司法厅(局),省辖市和自治区辖市、地区、自治州、盟设司法局(处),县、市、市辖区、旗设司法局。城市街道和县属区、乡、镇设司法助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