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下载海量免费资料,网址gaozhong360.com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易混易错总结
第1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逐渐成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官僚资本垄断的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次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7.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9.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10.党要履行好承担的国家职能,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的调节作用。
× 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属于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是有形手,市场调节是无形手。
11.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共同理想。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14.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的。
15.中国共产党要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 我国的人大及常委会等作为立法机关要完善国家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不是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但不是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1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出来。
×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直接体现。
17.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完全相同的内容。
×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
× 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的国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
19.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
20.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2.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通过推荐党的优秀人才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来实现的。
× 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实现的,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通过推荐党的优秀人才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人来实现的。
2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和人民是党的政治领导的体现。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和人民是党的思想领导的体现。
24.党的思想领导体现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培养高素质干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培养高素质干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5.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增强4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体统一领导。
×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增强4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就是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就是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2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28.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全面,基础是从严。
×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29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0.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基本方式。
×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32.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 政府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3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 立法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中国共产党没有立法权。
34.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职能。
×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
35.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 国家法律依靠相应的国家机关及国家强制力去实施。
36.市政府接受市人大领导。
× 我国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级政府的领导,接受人大的监督。
37.中共中央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和管理国家的重大事务。
× 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和管理国家的重大事务,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3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点拨: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3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949到1956年是一个过渡时期,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到了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0.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1.中国共产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2.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43.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45.党的全面领导强调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 党的全面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但全面领导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党的领导从来都是立足全面研判形势,着眼全面战略部署,以整体方式推进工作,同时,也强调抓住重点,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46.政治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执政方式
× 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方式之一,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47.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直接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但是,党不直接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第2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公民当家作主,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公民没有决策权。
2.我国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3.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的辩证统一。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5.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
× 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
6.我国修改民法总则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证明我国从法理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
× 民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确立了。
7.人大具有质询权,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立法权决定权。
× 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提案权,人大有立法权,决定权。
8.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
× 全国人大对应最高。
9.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或地方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1.国家主席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拥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不需要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行使职权,可以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 国家主席不处于最高地位,必须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不能单独决定国家事务,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12.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 人大选举不是协商民主而是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是指决策机关作出决策前要听取群众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采用的是直接选举的方式。
13.我国的人大和政府是相互制衡或牵制的关系。
× 相互制衡或牵制属于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
14.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1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6.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7.人大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行使最高立法权。
× 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人大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严格执法,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权。
18.中国之所以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
√
19.全国人大通过了某某条例,行使了决定权。
× 区分人大的各项职权,不能仅看决定就断定为决定权,要根据决定的内容进行判断,若通过的是法律法规,则为立法权若审议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则为监督权。若通过的是人事方面的重大决定,则是任免权若通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家预算或某行政地区的规划则是决定权。本题中的条例为法规,因此属于立法权,不是决定权。
20.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某项提案,说明其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质询权,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责。
×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质询权,政协委员提出提案体现参政议政。
21.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效力。
× 人大代表有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是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人大监督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政协监督为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2.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国家机构。
×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
23.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 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24.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家机关中任职,表明民主党派参与执政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 参政党不参与执政,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
25.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6.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27.民族区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检察院法院监察委员会。28.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差异。
× 隔阂可以消除,但差异不能消除。
29.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4级。
× 民族自治地方有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民族乡。
3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前后要对应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必须是自治机关中的人民代表大会。
31.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 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事物,享有高度自治权。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港澳台有高度的自治权。
33.我国当前的宗教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我国宗教界的教义具有先进性,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宗教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仍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教义不具有先进性。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是国家政治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保护信教的自由。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
×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
35.我国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可以信教。
×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支持不鼓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得信教。
36.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权组织。
×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8.农村的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创新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
× 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为村委会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创新或完善。
39.村委会或居委会讨论决定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 重要事务由村民或居民大会讨论决定。
40.要充分发挥民意在民主决策中的基础性作用。
×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41.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1.法治与法制的概念是相同的。
× 法制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2.法治和人治是一回事。
× 所谓人质就是国家以一套严格的道德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秩序。法治和人治是相对立的。
3.宪法的地位与宪法的法律地位是一回事。
× 宪法的法律地位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其他法律相比较,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法。
4.政府要依法执政,到要依法行政。
× 政府要依法行政,党要依法执政。
5.政府要严格司法。
× 政府是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司法是司法机关的事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
6.检察院依法行使监察权。
× 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
7.行政机关立法和权力机关立法是一回事。
×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的不一定是立法机关。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与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相同的。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
它是指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而后者不仅包括司法和手法的平等,还包括立法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