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课型:复习+习题讲评
课程目标:
1.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要点。
2.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理解并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课前默写、课上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总体把握,利于问题的解答和课堂教学的展开。
二、整体问题归纳:
通过对质量检测《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关知识的批阅,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 没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掌握程度不够,很多易混易错知识点没有真正理解,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区别”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对于上述知识点不会进行区分,因此当知识点混在一起,会出现区分不开的错误。
2.没有掌握相应的做题方法
政治选择题存在着题目篇幅大、题意难懂、结合时事强的特点,很多学生看到“长篇大论”的题目顿时失去了做题的信心,价值没有相应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就导致题目读不懂、选项难排除,正确率不高的现象出现。
3.典型错误剖析:
(1)基础知识类错误:
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上述材料表明
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渐进展开、持续推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集体成员的功能,进一步明晰各类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改革有利于
①增强农村集体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②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增强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解放农村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要点包括几点:
(1)解法点拨:上述两题属于基础知识类题型本类题可以通过书籍教材相应知识点,做好区分等方法来解决,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高。
(2)问题迁移:
例:中国有这样3家国企,不以赚钱为目的,即使亏损了也不会倒闭。有了国家电网,农村和偏远地区用电非常稳定;有了中国邮政,就能确保很多偏远地区与外界正常联系;铁路建设成本非常高,国家铁路集团承担着国家铁路交通网的建设和运营,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巨亏955亿。材料旨在告诉我们
①要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
②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企的活力、竞争力和控制力
③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服务、彰显制度优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④国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事关国计民生领域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巩固训练:
2020年9月16日,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旨在
①更好实施党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激发民营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
③尊重民营经济人士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④增强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力,共筑中国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课堂小结:通过对《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关知识的复习和习题讲评,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让同学们在以后做题过程中掌握做题技巧和方法。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