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 ||||
科目: 思想政治 | 教学对象: 高一 | 上课时间:年 月 日 | ||
一、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1)公民参与决策的形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提高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
学生已经学习了崇尚民主、参与民主的要求和民主选举的有关知识,但对于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缺乏思考。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观察和初步接触到了不同的决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民主决策的意识,但缺少对民主决策方式发展的思考。 |
||||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1)启发式教学法:借助手机漫游费听证会,层层设疑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模拟取消手机漫游费听证会,使学生在思考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
||||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 ||||
教学重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难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
||||
五、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展示视频片段1:《降低移动电话手机漫游听证会》
(2)设问:请问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为什么要召开本次听证会? |
思考讨论回答 | 这一实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设疑导入启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 ||
(1)展示幻灯片
(2)教学设疑:作为一名手机消费者,若电信运营商单方面调整手机通话资费(或经决策部门单方面同意),你是否有意见?为什么? |
各述己见,说出理由 | 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决策方式会引起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民主决策的内涵,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决策方式及其依据,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辨别能力。 | ||
(1)展示两种决策方式的幻灯片
(2)教学设问:作为消费者,你赞成哪种决策方式?为什么? 假如你是作为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 (3)教师过渡设问: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 |
思考讨论回答两种决策方式的优劣 | 引导学生梳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民主决策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 ||
(1)展示视频片段2:《降低移动电话手机漫游听证会》
(2)决策者为什么要听取消费者和专家学者等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3)作为普通消费者,若对本次手机漫游通话费调整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向决策部门反映? (4)展示民意反映渠道 (5)决策者为什么要把最终方案公布于众? (6)展示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对比表 (7)展示视频片段3:《听证会留下的遗憾》 观点一:消费者代表人微言轻,政府在决策时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观点二: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政府都应该采纳,否则听证会就是走过场。 观点三:政府会考虑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至于采纳多少,还要考虑多种因素。 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
各述己见,说出理由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听证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 ||
(1)介绍听证会的调查反馈
(2)模拟《取消移动电话手机漫游听证会》 (推荐模拟题目:模拟“收取择校费”的听证会;模拟“取消专家门诊”的听证会) (3)利用角色感悟总结落实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
(1)在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中各述己见
(2)角色体验感悟 |
通过设置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分析社会听证会制度的要求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
模拟角色,加深体验,明确职责,树立社会责任感 |
||
六、教学评价设计 | ||||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两人互评 两人互评是一种常见的自主评价形式。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之中和之后都应当发生。 (3) 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4) 群体合作评价 全班参与合作评价,因参与的人员增多变得难度加大,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意义。教师在进行全班合作评价时应进行周密的规划,应准备更加完备的评价工具,应提供更为详细的具体指导,同时,还应做好组织工作。此类评价活动实际上与教学活动是一体的,评价活动本身就包含着教学内容。 |
||||
七、板书设计 | ||||
八.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第一,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够,对“漫游费”一词很茫然,因此花费了一定时间给学生解释了这个名词。 第二,由于学生普遍不清楚何为“听证会”,自然也就不知道怎样进行听证会,因此,在介绍手机漫游费这一新闻背景时我又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解释,以便学生对召开这一听证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有些班级效果非常好,而有些班级认识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回答问题往往回答不到点子上,课堂效果就相对差些。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是否可以再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
以上是针对本节课的一些教学思考与反思。作为年轻教师,在此次备课中深切感受到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分析处理的能力,感受到她们长期的教学过程所积攒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我今后教学中所要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