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议题:近代中国如何从黑暗迎来曙光?
【课标要求】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教材分析】
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分析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均已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并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近代中国史,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史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存在浅层理解和碎片化记忆的现象,尤其对历史史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完成掌握。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过探究议题情境,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失败原因,明确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从而让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形成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政治认同;
2.通过绘制时间轴,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科学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理解中国革命两阶段论的科学性;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件法宝及其内在联系,弘扬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所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努力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体现
【教学方法】
情境议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等。
【教学素材】
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关史实视频,通过情境设置,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了解近代中国曾处于一个水深火热的黑暗境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起来探究近代中国如何从黑暗迎来曙光?
新课讲授
议题一 近代中国如何探索复兴之路?
探究活动一:进入19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观看视频《近代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过程》,并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示。
观看视频,结合历史知识,思考与分析:
(1)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应担负哪些历史任务?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1)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应担负哪些历史任务?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应担负哪些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究活动二: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观看视频《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复兴之路的尝试》,并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示。
观看视频,结合历史知识,思考分析:
(1)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做了哪些为各种尝试和斗争?
(2)这些尝试和斗争为何没能改变悲惨命运?
(3)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1)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做了哪些为各种尝试和斗争?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2)这些尝试和斗争为何没能改变悲惨命运?
①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
②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3)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小结: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没能改变中国悲惨命运的原因
①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
②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取得胜利?
探究活动三: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发生了许多具有伟大意义的重要事件。观看视频《中国革命大事件》,并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示。
观看视频,结合历史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绘制出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并分析其意义。
(2)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底“新”在何处?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有何联系?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1)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绘制出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并分析其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意义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对中国的影响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对世界的影响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2)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底“新”在何处?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②“新”在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新”在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新”在所属革命范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有何联系?
小结:
指导思想 | 开端 | 主心骨 | 历程 | 革命
道路 |
胜利的标志 | 成果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五四运动 | 中国共
产党 |
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夺取全国胜利 |
新中国成立 |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在中国确立并发展的。
【板书设计】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斗争尝试失败后的结论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
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