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附Word文档下载)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学会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4.掌握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5.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公共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教学重点】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比较优势,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展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进口博览会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三届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三年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表示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议学任务:举行进博会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作用:生产全球化可以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相关链接:比较优势

材料展示: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我们工厂今年爆单了!” 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球衣的王钟霞在电话里激动地对中国商报记者说,今年是近三年来生意最好的一年。

离她不远的另一家商户是做手摇旗、呜呜祖拉等世界杯应援产品的,今年的生意也开始回暖。

自然,他们都是跟着卡塔尔世界杯“沾光”的。

在风靡这届世界杯的中国元素中,“义务制造”分外耀眼,很多商户迎来生意场上的“高光时刻”。

而值得关注的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中的不少商户已经不再满足于贴牌代工业务,如何借助此次世界杯的东风发展自有品牌成为他们的“心头热”。

议学任务: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贸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①原因: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易错辨析】:  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侧重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国独立完成的;

②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侧重进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是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

③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国兼并(并购、收购)是金融全球化。

议题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议学活动:播放视频《华为遇到的挑战》

议学任务:华为的发展面对重重阻挠,你认为华为公司应该继续拓展海外市场还是退出?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总结。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域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议题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展示:

总部在深圳,华东地区有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杭州研究所;华北地区有北京研究所;华中地区有武汉研究所;西南地区有成都研究所;西北地区有西安研究所。

华为在德国、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0,000名(占公司总人数45%)。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4,168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18,791件,国际PCT专利申请累计14,555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6,511件。

华为将主流国际标准与产业紧密结合,与全球主流运营商密切合作,为做大ICT产业做出贡献。

议学任务: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什么是跨国公司?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跨国公司的要素:

(1)是一家企业,其组成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2)有一个集中的全球决策体系,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服从内部的管理政策和统一的战略目标;

(3)组成实体共同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责任。

3、跨国公司的经营: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展示材料:

华为1996年进入香港;1997年进入俄罗斯;1998年进入印度;2000年进入中东和非洲;2001年迅速扩大到东南亚和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进入美国。

截止2016年底,华为在全球168个国家有分公司或代表处;同时,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力优势,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地区构建了16个研究所,28个创新中心,45个产品服务中心。华为有7万多人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团队,每年销售额10%投入研发,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6511件。过去10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250亿美金。

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市场网络与研发平台上,产品的研发需求来自华为,架构由欧美顶尖专家设计,硬件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软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担,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完成,最后再在华为的全球市场网络进行销售。

议学任务:分析华为公司跨国经营有什么好处、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

4、跨国公司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消极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知识整合

 

【课堂小结】

资源下载(若无法下载,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下载价格免费
请先注册登录本网站再下载,客服微信:aixiaozhi5 QQ:2985920358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均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36181.html
0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