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
科目 | 政治 | 教学对象 | 高二学生 | ||||
课时 | 一课时 | 提供者 |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的内容,通过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而我们政治组研究的课题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节课最能体现课题研究的内容。课堂上通过学生对爱国的讨论,让大家明白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 |||||||
二、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 |||||||
学习目标
1. 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 从中国抗击疫情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力量。 3. 识记伟大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4. 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作用。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
1. 高中生有爱国的热情,但也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行,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国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学生在通过学习第六课,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3. 经过近一年的高中政治学习,虽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难点:爱国主义的特点 |
|||||||
五、教学方法 | |||||||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 |||||||
六、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导入新课 | 设置问题:(多媒体展示)
探究问题1: 1、视频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义无反顾,逆风而行?
|
学生讨论,展示成果 | 通过视频导入本课,以视频中抗击新冠疫情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
6分钟 |
|||
讲授新课 |
民族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教师点拨找到答案。 |
锻炼学生自学、总结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去。
|
4分钟
|
|||
探究问题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地位
教师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
学生根据多媒体材料展示及教材阅读,小组讨论找到答案。教师点拨。 | 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
4分钟
|
||||
探究活动3: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
课外资料的收集,按照老师的课前要求分小组展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学生分组展示,得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围绕新冠疫情列举相关的事例。 | 通过学生课前讨论及课堂展示,加深对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8分钟
|
||||
探究活动4:
请思考这些伟大精神,这些英雄们,他们的共同特质是什么? |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爱国主义的作用、特点、主题。 | 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的特点,进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
5分钟
|
||||
课堂小结 | 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知识框架
布置课后作业 |
学生代表总结。 | 锻炼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
4分钟
|
|||
课堂练习 | 多媒体展示习题内容 | 学生思考后回答。 | 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
3分钟
|
|||
学有感悟 | 多媒体展示课堂习题感悟:今天,我们怎样爱国?都能做些什么?
|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 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爱国主义既然是具体的,那么青年学生又能为爱国做些什么?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4分钟 | |||
情感升华 | 多媒体展示《歌唱祖国》歌词 | 学生集体演唱 |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在歌声中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结束本节课学习。 |
2分钟
|
|||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民族精神的含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伟大创造精神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的奋斗精神 伟大的团结精神 伟大的梦想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
|||||||
八、教学反思 | |||||||
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重头戏,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样不能忽视,这也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因而如何设置情境、设置问题就非常的关键,引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和参与,从而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材料,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人和事,让大家感到爱国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全体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爱国主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均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31163.html